就爱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靛沫花

靛沫花

见《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》。为青黛之别名,详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行邪

    指侵犯人体后能移行传变而不潜伏固着的病邪。《温疫论》下卷:“凡邪所客,有行邪,有伏邪,……假令行邪者,如正伤寒始自太阳,或传阳明,或传少阳,或自三阳入胃,如行人经由某地,本无根蒂。”

  • 麻药方

    《种福堂公选良方》卷三方。白芷、生半夏、天南星、肉桂、乳香、没药、胡椒各一钱,川乌、三七、蟾酥、草乌各二钱,丁香八分,麝香少许,花蕊石二钱半,风茄子三钱。为细末,外敷。用于外科手术麻醉。

  • 经前腹痛

    病证名。指经行之前,出现下腹部疼痛,经行后即愈。多因气滞、血瘀、寒湿凝滞等所致。《叶天士女科诊治秘方》:“经水将来,而脐腹绞痛,此血涩不行,以作痛也。宜服通经汤(四物汤加川楝子、小茴香、槟榔、延胡索、

  • 痰饮恶寒

    恶寒证之一种。《证治汇补·恶寒》:“痰饮恶寒,由痰滞上焦,营卫阻滞,抑遏清道,不能固密腠理而恶寒。肥人多有此证。脉滑或沉,周身沉重,胸满食减,肌肉如故。”又:“浊痰滞膈,先用姜茶探吐,后用通圣散加减。

  • 血虚月经过少

    病证名。属月经过少证型之一。多因素体虚弱,久病失血伤阴,或脾胃损伤,生化之源不足,冲任血虚所致。症见月经量少,或点滴一、二天便净,色淡红、质稀。面色萎黄,头晕心悸,小腹空痛等。治宜补血益气健脾。方用人

  • 带脉

    ①奇经八脉之一。出《灵枢·经别》。其循行路线,据《难经·二十八难》载:“带脉者,起于季胁,回身一周。”本脉约自与第二腰椎同高的季胁部下边开始,斜向下行到带脉、五枢、维道横行腰腹,绕身一周。本脉发生病变

  • 目直

    证名。指定睛直视。多因风热袭络,肝风内动所致。《小儿药证直诀》:“热入于目,牵其筋脉,两皆俱紧,不能转视,故目直也。”因热者,治宜清肝泻热,用泻青丸;风邪袭络者,宜熄风之剂,如钩藤、桑枝、全蝎之类。

  • 神农明堂图

    书名。见《隋书·经籍志》。不著撰人。1卷。已佚。

  • 赤筋

    推拿穴位。①又名浮筋。出陈氏《小儿按摩经》。位于腕部掌侧横纹,近桡动脉处。《保赤推拿法·掐赤筋法》:“掌肱交界之横纹上,靠大指边,第一赤筋,属火,以应心与小肠,掐之,治内热外寒、霍乱。”②即赤淡黄筋,

  • 尖惊药

    见《贵阳民间药草》。为九头狮子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