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,出《中藏经》。指小儿泄泻,大便稀薄而色白者。多由脾胃气虚,运化失常,水湿下注所致。其症可伴有腹胀、腹痛、唇淡等。治宜健脾利气,用白术丸(《中藏经》:白术、当归、白芍、木香,等分为末,炼蜜丸如绿
针刺手法。出《针灸大成》。针至一定深度,先行紧提慢按六数,得气后,微微捻针并将针轻轻提引,使针下经络气聚。用治局部麻木、发凉等。
证名。出《灵枢·五邪》。指因眩晕而跌倒。参见眩晕、中风条。
运气中六气的变化之一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少阳司天为火化,在泉为苦化,司气为丹化,间气为明化。”少阳相火象太阳之火,可以照明万物,故居于间气称为明化。
指髂骨的髂翼部分。
【介绍】:见杜鸿渐条。
【介绍】:清代藏医家。系藏医北方学派医家。著有《论述医典释解》。
病名。癖的别称。见《太平圣惠方·癖气》。《圣济总录》卷七十三:“聚于两胁间,有时而痛是也。以其僻在肋下,故名癖气。”详癖条。
出《子母秘录》。即没食子,详该条。
方书。3卷。晋·葛洪原著,梁·陶弘景增补,尚志钧辑校于1983年。此书为《肘后方》的增补辑佚本。尚氏从唐宋医书及类书如《千金方》、《外台秘要》、《证类本草》、《幼幼新书》、《本草纲目》、《医心方》、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