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《幼科发挥》:“吐出上焦,泻出下焦,乃肠胃之病也。脾在中焦,管摄乎上下之间,吐泻互作者,乃脾之病也。”夏秋吐泻,饮水身热者,多属脾胃湿热,治以健脾化湿为主,宜胃苓汤加减;秋冬吐泻,面白,足胫冷
【介绍】:参见刘默条。
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水半夏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清代藏医学家。著有《医学史甘露长河》,未见传世。
病证名。出《经效产宝》。因孕后肾气虚弱,又因湿伤于肾,以致相引腰背串痛。若痛不止者,易致坠胎。治宜补肾、祛湿、安胎。方用青娥丸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苜蓿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喻化鹏条。
证名。指两手背有发热感觉。《内外伤辨惑论·辨手心手背》:“内伤及劳役饮食不节,病手心热,手背不热;外伤风寒则手背热,手心不热,此辨至甚皎然。”亦为伤寒邪在表之证。《万病回春·伤寒》:“手心热者,邪在里
即再经。《伤寒论》原文作再经,历代注家如成无己、张志聪等以再传代称再经。参见再经条。
见《分类草药性》。为乌桕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