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养浩。仁和(今浙江杭州)人。在杭州行医时,不为人所重视,后被张尹崑请到京师治病,名声大振。著有《伤寒秘用》、《杂病正传》等书,已佚。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又名榆子、榆荚仁、榆钱。为榆科植物榆Ulmus pumila L.的果实。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。微辛,平。健脾利湿,安神,杀虫。治带下,食欲不振,神经衰弱失眠,小儿疳热羸瘦。煎服:4
见《金匮翼》卷二。荆芥穗二钱。为末,用生地黄汁调下。治风热入络,血溢络外,乍寒乍热,咳嗽口干,烦躁。
出《海药本草》。即乳香,详该条。
见《竹林寺女科秘方考》。即经来出白虫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儿科医生。生平欠详。著有《小儿形证方》2卷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蓬子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即癫狂。《素问·调经论》:“血并于阴,气并于阳,故为惊狂。”吴崑注曰:“惊狂,癫狂也。”也可作为证名。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伤寒脉浮,医者以火迫劫之,亡阳,必惊狂,卧起不安者,桂枝
【介绍】:见夏云条。
《症因脉治》卷四方。枳壳、黄连。水煎服。治热积腹痛,身热腹热,烦躁不寐,时作时止,痛则汗出,或痛而一汛即欲下利,一利即止。若胸前满闷加砂仁;小便不利加木通、滑石;大便秘结加大黄、玄明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