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二仙汤,见该条。
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狗肝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又称清心涤热或清宫。是治疗热性病邪入心包的方法。热入心包,症见神昏谵语、高热、烦躁不安、舌质绛、脉细数,可用清宫汤使心包热邪向外透达而解。
参见本草纲目万方类编条。
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五。新生儿断脐后用绷带裹扎脐部的方法。
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为红娘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药志》。为龙牙草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五脏水肿病之一。《金匮要略·水气病脉证并治》:“肝水者,其腹大,不能自转侧,胁下腹痛,时时津液微生,小便续通。”多因水气凌肝,肝失疏泄所致。参见水肿、十水条。
《医宗必读》卷六方。原名新定拯阴理劳汤,又名拯阴汤,救阴理痨汤。牡丹皮、当归身(酒洗)、麦门冬(去心)、橘红各一钱,炙甘草四分,薏苡仁、莲子(不去皮)各三钱,白芍药(酒洗)七分,五味子三分,人参六分,
即皮肤。《灵枢·九针论》:“皮者,肺之合也。”参见皮毛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