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生卒】:公元十世纪【介绍】:北宋医家。973年(开宝六年)奉命与刘翰、马志、陈昭遇等编修《开宝新详定本草》二十卷。982年(太平兴国七年)又参加编写《太平圣惠方》。990~994年(淳化年间)为太宗
见《药品化义》。为黄芩之老根,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正义》。为骨碎补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多因素体虚弱,忧思不解,或饮食失节等损伤脾胃,以致气虚冲任不固,血失统摄。症见阴道出血量多,或淋沥不止,色淡质稀,疲倦气短懒言,不思饮食等。治宜补气固摄。方用举元煎,或补中益气汤。血多加阿胶、
指相对热灸而言,称不用任何热源进行灸治的方法为冷灸,如药物发泡灸等。
症名。《审视瑶函》:“此症乃目之白睛忽变青兰色也。”即白睛青蓝,详该条。
经脉生理特点。出《灵枢·根结》。太阴主三阴之表,故为开。
指脾热而津液损伤的病机。《素问·痿论》:“脾气热,则胃干而渴,肌肉不仁,发为肉痿。”
【介绍】:见洪炜条。
书名。2卷。清代作品。撰人不详。刊于1838年。本书根据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分节论述该经脉的循行、主病、经脉、循行图,及各经所用药物。论述简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