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阅耕斋

阅耕斋

【介绍】:

刘均美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相气十法

    望诊之一。观察病人面部气色的十种方法。《望诊遵经》:“十法者,浮沉、清浊、微甚、散搏、泽夭是也。”

  • 五脏遗精

    病证名。五脏病变而致遗精的统称。《医宗必读·遗精》:“若乎五脏各得其职,则精藏而治。苟一脏不得其正,甚者必害心肾之主精者焉。治之之法,独因肾病而遗者,治其肾,由他脏而致者,则他脏与肾两治之。”《证治汇

  • 山蜡梅叶

    见《中国药典·一部》1977年版。又名香风茶、岩马桑、毛山茶。为蜡梅科植物山蜡梅Chimonanthus nitens Oliv.的叶。分布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福建、江西、湖南、贵州等地。辛,凉。解表祛

  • 心阳不足

    即心阳虚。详该条。

  • 大戟中毒

    病名。因药服或误服大戟过量中毒。见《千金要方》卷二十四。症见恶心,呕吐,腹痛,腹泻水样便。严重者可引起脱水及酸中毒。甚者可致肾功能衰竭。治宜按情况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。文献有用菖蒲汁、芦根解毒的记载,可

  • 表里俱实证

    证名。表里同病之一。见《万病回春·伤寒总论》。指肌表营卫和脏腑气血俱见邪实症象者。详实证、表实证、里实证条。

  • 阳病治阴

    出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。是阴阳学说在治疗上运用的方法之一。①“阳胜则阴病”,阳热盛的病证,耗损了阴津,治宜甘寒生津,保存津液;又如温病后期,肝肾阴伤,身热面赤,口干舌燥,甚则齿黑唇裂,手足心热,脉虚

  • 托疽

    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六。又名膝眼毒。生于足少阳胆经阳关、阳陵泉二穴处。证见焮肿作痛,溃脓较迟。脓液黄白者为顺;若不痛或流鲜血,或疮头渐多者为逆。治同外痈。

  • 肝气不和

    肝主疏泄,太过与不及皆为肝气不和。症见急躁易恐,胸胁胀满,甚则作痛,少腹胀痛,妇女则乳房胀痛、月经不调等;亦可影响脾胃而出现呕恶、泄泻等消化不良症状。治以疏肝理气为主。

  • 妊娠外感黄苔舌

    孕妇外感见黄苔。为邪已化火的里热证,宜白虎汤清里热,以免热邪伤胎。若面黄舌苔黄腻,为湿热在里,当清热利湿(见《伤寒舌鑑》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