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代医官职称。隶属翰林医官院,官阶正七品。参见翰林医官院条。
病名。①出《外科发挥》卷四。即手指患脱疽,见脱疽条。②出《医宗金鉴》六十八卷,即蛇节疔。证治见指疔条。
舌中见白苔,边见微黄苔的舌象。为湿热蕴结大肠之候,可兼见腹痛、泄泻或下痢,治宜清热燥湿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四。即面发毒。详该条。
练功方法之一。见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《少林内功》。两足分开,宽于两肩,足尖略内收,前胸微挺,后臀要蓄,两手后伸,挺时翘掌,四指并拢,拇指外分,两目平视,呼吸随意。
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十八。五疳之一。详五疳条。
见《文山中草药》。为大麻药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金匮要略·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》。即恶阻。详该条。
出《开宝重定本草》。为蒟蒻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唐代医生。撰有《南行方》3卷,已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