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本草纲目》。小儿初生偶然作吐,吐量不多,一般不属病态。如果呕吐不止,或者进乳即吐,可由初生拭口不净,秽液内拭(参见生下吐条);或胎前寒热偏盛;或产时外伤等原因所形成。应结合起病缓急,呕吐与哺乳的关
出明·徐春甫《痘疹泄秘》。即贯脓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姚澜条。
见通俗伤寒论条。
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五。即脐疮。详该条。
二十三蒸之一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骨蒸候》。详二十三蒸条。
指左右两穴同时应用的方法。常用于内脏病变,如胃病取两侧胃俞,心悸取两侧神门,呕吐取两侧内关等。
病名。见《疡医准绳》卷四。系生于足三里穴处之痈疽。多由劳损伤筋,胃热壅结而成。初肿形如牛眼,拘急冷疼,其色青黑,渐增肿痛,一般五、七日破溃,出紫血,次出稀脓。宜内服加味三星汤,外用太极黑铅膏。余参见外
同样都是以保养精气为目的。《灵枢·五乱》:“补泻无形,谓之同精。”
【介绍】:见张千里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