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退妊

退妊

见根心堂主人《坤道指南》。即打胎。《坤道指南》载退妊方:五味子三棱莪术、归尾、葶苈各等分人参少许,为末,水调服

猜你喜欢

  • 内关

    ①阴邪极盛,积聚于内,不能与阳气相交所致的病象。《灵枢·终始》:“脉口四盛,且大且数者,名曰溢阴。溢阴为内关,内关不通,死不治。”②经穴名。代号:PC6。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属手厥阴心包经。手厥阴之络穴

  • 五时

    即春、夏、长夏、秋、冬。《灵枢·五阅五使》:“脉出于气口,色见于明堂,五色更出,以应五时,各如其常。”

  • 上睥

    解剖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即上睑。详该条。

  • 申光逊

    【生卒】:约九世纪【介绍】:唐代曹州(今山东曹县)的地方官吏,桂林人。因以醇酒、胡椒、干姜温服得汗的方法治愈孙仲敖的“脑痛症”,名著于一时。

  • 挛急

    证名。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义同拘挛、拘急。参见拘挛、拘急条。

  • 病名。《素问·阴阳别论》:“二阳结,谓之消。”二阳指阳明,阳明热盛阴伤,其症消谷善饥,饮食不荣肌肉,故称消。后世将消病分为三类。《医述·三消》:“消病有三。曰消渴,曰消中,曰消肾。”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

  • 徐神翁

    【介绍】:见徐复条。

  • 叶其辉

    【介绍】:见刘默条。

  • 新定拯阴理劳汤

    即拯阴理劳汤,见该条。

  • 张氏医通

    ①综合性医书。16卷。清·张璐撰于1695年。本书主要叙述内科及外、妇、儿、五官各科疾病证治。分门分证,征引古代文献及历代医家有关医论,结合作者临症实践加以阐述。作者编选此书,多取法于《证治准绳》,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