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过梁针

过梁针

治疗癫狂精神疾患的14个经验效穴。见《中医杂志》。即:①天灵:在腋窝前缘直上1寸,向内旁开0.5寸,垂膊取之。微向外针5~6寸。②腋灵:在腋窝前缘直上0.5寸,肌腱下缘处。针5~6寸。③屈委阳:在屈肘横纹端之稍外方,针1.5~3寸。④尺桡:在前臂伸侧腕横纹至肘横纹的中点。针1.5~3寸。⑤中桡:在上肢伸侧,腕横纹上4寸。针1~2.5寸。⑥寸桡:在上肢伸侧,腕横纹上2寸。针1~2.5寸。⑦脑根:在外踝与跟腱之间凹陷处。针1~2.5寸。⑧中平:在膝下5寸,胫骨和腓骨之间。针2~6寸。⑨阴委一:在股外侧,腘窝横纹上1寸,股二头肌腱与股外侧肌之间凹陷处。针3~5寸。⑩阴委二:在阴委一上寸。针3~5寸。⑾阴委三:在阴委二上1寸。针3~5寸。⑿四连:在阴委三上1寸。针3~5寸。⒀五灵:在阴委三上2寸。针3~5寸。⒁灵宝:位于阴委三上3寸。针3~5寸。以上各穴针刺深度,应据患者肥瘦虚实而定,不必拘泥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丫叉毒

    病名。出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八。即虎口疔。见该条。

  • 樗皮

    出《日华子诸家本草》。为樗白皮之简称,详该条。

  • 清法

    又称清热法。用寒凉药物以清解火热证的治法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治热以寒”,“温者清之”。此法适用于热性病和其他热证。对热性病,有清卫分、清气分、清营分、清血分之分。对其他热病,则多根据脏腑辨证,针

  • 迎香

    经穴名。代号LI20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别名冲阳。属手阳明大肠经。手、足阳明之会。位于鼻唇沟内,横平鼻翼外缘中点处,布有面神经与眶下神经的吻合支;并有面动、静脉及眶下动脉分支通过。主治鼻塞,鼻衄,鼻渊

  • 瘟疫舌疔

    病名。多由瘟疫之毒中于心经而上炎于舌所致。疔生舌上,或红或紫,疼痛,如樱桃大,破后流脓出血。治宜泻火解毒,消肿止痛。可选用清瘟败毒饮加减。外用紫雪散。参见舌疔条。

  • 积心痛

    证名。积滞客于肠胃之间而心腹痛者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·不内外因心痛证》:“久积心腹痛者,以饮啖生冷果实,中寒不能消散,结而为积,甚则数日不能食,便出干血,吐利不定,皆由积物客于肠胃之间,遇食还发,名积

  • 杂类名方

    见济生拔粹条。

  • 肩抬复位法

    正骨手法。适用于髋关节脱臼的复位。以左髋关节为例:在腰麻或全麻下,患者仰卧,将臀部置于床的一端。一助手双手固定骨盆不动,另一助手抬平健肢不动,医者弯腰分腿面对患者,以右肩填于患侧腘窝下,抬起患肢,双手

  • 王贤

    【介绍】:清代医生。字世瞻。履贯生平未详。著有《脉贯》一书(1711年刻行)。

  • 洁古家珍

    综合性医书。金·张元素撰。1卷。撰年不详。此书分述风、破伤风、厉风、伤寒、咳嗽、吐、热、疟、眼、衄血、消渴、疮疡诸病证。论证简要,选方不泥于古,自拟效方大多平正可取。现有《济生拔萃》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