趺骨
即跗骨。详该条。
即跗骨。详该条。
《古今医鉴》卷四方。白术(土炒)二两,陈皮(去白)、枳实(麸炒)、黄柏(盐炒)各一两,黄连(姜炒)、黄芩(酒炒)、茯苓、炒神曲,山楂肉、香附(醋炒)各五钱,贝母(去心)八钱,炒麦芽、炙甘草各三钱,砂仁
出《四声本草》。为硇砂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素问·皮部论》。太阴经之阴络。名关蛰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青囊真秘》卷一。针眼之俗称。详该条。
即舟车丸,见该条。
见清·赵其光《本草求原》。即蚕豆壳,详该条。
见《张氏医通》卷十六。即白虎加桂枝汤,见该条。
证名。指便下多气泡如蟹沫状。见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六。为气痢证候之一。详见该条。
脉的阴阳兼象之一。如浮滑而长之中,有时又带一沉象。《难经·四难》:“一阴三阳者,谓脉来浮滑而长,时一沉也。”
民族药学著作。青海高原生物研究所等编。3册。第一二册载植物药309种,原植物378种。第三册载动物药77种。附图较多。重点叙述每种药物的生长分布、采集加工、药味及药用部分。分别于1972年、1976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