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足太阴脾经

足太阴脾经

十二经脉之一。代号sP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脾足太阴之脉。起于大指之端,循指内侧白肉际,过核骨后,上内踝前廉,上踹内,循胫骨后,交出厥阴之前,上膝股内前廉,入腹,属脾,络胃,上膈,挟咽,连舌本,散舌下;其支者,复从胃别,上膈,注心中。”本经足大趾的内侧端(隐白)起始,经核骨(第一跖趾关节)后面,向上到达内踝骨的前边(商丘),在三阴交穴处与足厥阴足少阴两经交会,再沿胫骨内缘,向上交叉浅出于足厥阴肝经的前边,经过膝关节,沿大腿内侧前边,进入腹腔,入属脾脏,联络胃府,再向上贯穿膈肌,挟食道两旁,连系舌根,散布舌下。它的支脉从胃部分出,通过膈肌,流注心中。脉气由此与手少阴心经相接。本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舌根强痛,腹胀嗳气,胃痛,呕吐心烦泄泻黄疸,身体沉重,动作不利,不能卧,膝股内侧肿、厥冷,足大趾不用等(图76)。

图76

猜你喜欢

  • 胎前虚热

    病证名。见《竹林寺女科秘方》。即初孕大热。详该条。

  • 捏中指中节法

    自我按摩方法名。手握拳,拇指捏住中指中节,两掌面相合,放于两大腿之中,用力紧挟。《寿世保元·伤寒》:“病人用大指捏住中指中节,紧捏莫放,十指俱屈,合掌夹在两大腿中,紧紧坐住,待良久汗自出。”用治伤寒无

  • 缩胎

    出《医学纲目》卷三十五。即缩儿胎。详该条。

  • 仁端录痘疹玄珠

    见仁端录条。

  • 莱菔甲

    见《现代实用中药》。为莱菔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红枣

    见《医学入门·本草》。即大枣,详该条。

  • 五十二病方

    新出土古佚医学帛书。撰人未详,约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作品。1973年于湖南长沙市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之一。共记52种疾病的治疗方法,现能辨认的医方约280首。本书不见于历代文献记载,为现存最古的一种医方

  • 胎前昏迷

    病证名。此症多因素体虚弱,孕后血聚养胎,血不能上荣头目,以致头晕眼花,或忽然倒地。宜补益气血。用八珍汤、人参养荣汤,或结合针灸治疗。《女科秘要》卷二:“胎前昏迷,忽然倒地,乃血去养胎,母无精神,承儿不

  • 单伏

    一手伏脉。详伏脉条。

  • 老虎吞食

    小儿推拿方法。出《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》。《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·脚上诸穴图》:“仆参穴:治小儿吼喘,将此上推下掐,必然苏醒。如小儿急死,将口咬之,则回生,名曰:老虎吞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