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见清抄本《外科或问》(著人未详)。即瘰疬。详该条。
出《本草衍义》。为建兰花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龙胆地丁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郭志邃条。
病证名。指寒邪直中太阴或邪传太阴寒证。亦称太阴脏证。《通俗伤寒论·伤寒本证》:“邪传太阴脏证,口淡胃钝,呕吐清水,大腹痞满,满而时痛,自利不渴,渴不喜饮,小便短少色白。……此太阳寒邪,直入足太阴脏证也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阳交,见该条。
又称补中益气。用健脾的方法治疗气虚证。是补气的基本方法。脾胃为后天之本,气血营卫之源,健脾即能加强其化源,达到补气目的。常用四君子汤、补中益气汤等。
金代医官职称。为御药院低等医官,官阶从九品。参见御药院条。
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余幼白子,字子敬,安徽歙县人。精通医术,救治垂危病证常有奇效。根据临证经验,对其曾祖父余午亭所撰《诸证析疑》作了补充。
同肢。见四肢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