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诊宗三昧

诊宗三昧

脉学著作。全称《石顽老人诊宗三昧》。1卷,共十二篇。清·张璐者,张登编纂。书成于1689年。1~2篇阐明宗旨,并批判前人的某些脉学著作,提出“入门宗派不慎,未免流入异端”,并谓“吾当以三昧水涤除尘见”,故撰此书。3~6篇,叙述脉位、脉象经络;7篇师传三十二则,详述浮、沉、迟、数等32种脉象;8篇口问十二则,列叙古今辨证论脉之异同;9~12篇为逆顺、异脉、妇女及婴儿诸脉等。全书分析脉证比较全面深入,具有一定的影响。但书中也有部分芜杂的内容,如论述清脉、浊脉时,未完全脱出太素脉之臆说。建国后有排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眼泡痰核

    病名。见茹十眉《五官病》。即睥生痰核。详该条。

  • 黑儿茶

    见《药材学》。为儿茶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腹通谷

    经穴名。代号KI20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《针灸大全》名腹通谷。属足少阴肾经。冲脉、足少阴之会。位于腹正中线脐上5寸,旁开0.5寸处。(《类经图翼》)。另说在脐上4寸,旁开0.5寸(《针灸甲乙经》);脐

  • 白陷鱼鳞

    眼科病证。指黑睛之白翳形如鱼鳞者。《银海精微》:“白陷鱼鳞者,肝肺二经积热,充壅攻上,致黑睛遂生白翳,如鱼鳞铺砌之状,或入(应为“如”)枣花,中有白陷,发歇不时,或发或聚,疼痛泪出。”即花翳白陷。详该

  • 前后

    前指小便,后指大便。《灵枢·邪气藏府病形》:“肾脉急甚为骨癫疾;微急为沉厥奔豚,足不收,不得前后。”

  • 鼻疳

    病名。见《外科启玄》卷八。即鼻疳疮。详该条。

  • 色夭

    皮色枯槁无华。见于久病、津液气血严重耗损的患者。《灵枢·决气》:“液脱者,骨属屈伸不利,色夭。”参夭然不泽条。

  • 三叶佛甲草

    见南京药学院《中草药学》。为垂盆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迁正位

    运气术语。指值年的岁气(司天之气),迁居于一年的中位。《素问遗篇·本病论》:“正司中位,是谓迁正位。”如巳亥年厥阴司天,于上年(辰戍年)大寒日,太阳寒水之气应退位,而厥阴风木之气应迁居中位,以主持该年

  • 连珠发

    病名。出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四。发背的一种。因症见多处肿焮,甚而彼此相连,形如贯珠故名。由荣血火毒蕴结所致。《校正外科大成》卷二背部:“连珠发,连肿三五块,形若贯珠。内则百节皆痛;小腹胀,小便闭,阴囊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