裴逸民
【介绍】:
见裴頠条。
【介绍】:
见裴頠条。
人体部位名。指足跟部。《灵枢·经筋》:“足少阴之筋……结于踵。”
【介绍】:见金铭条。
经行先期证型之一。出《妇人良方大全》卷一。多因情志抑郁,恚怒伤肝,肝郁化热迫血妄行,冲任失守所致。症见经期提前,经量时多时少,色红或紫,或稠粘有块,乳房及小腹胀痛不舒,烦躁易怒等。治宜疏肝解郁,清热。
病证名。见《丹溪心法》。又作疰夏。因其发病每于夏令,故名。为小儿脾胃虚弱,又遇长夏润溽之气,感受湿热而致。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:“肢体怠惰不收,两脚痿弱,嗜卧发热,精神不足,饮食少思,口中无味,呼吸短乏
温法之一。治疗胆虚而引起虚烦失眠的方法。常用方如温胆汤。
病名。《疡医准绳》卷二:“虎须疔生于唇下。”证治同人中疔。
厚而丰盛,亦作亢盛。《灵枢·痈疽》:“热气淳盛。”
古刺法名。十二刺之一。《灵枢·官针》:“恢刺者,直刺傍之,举之前后,恢筋急,以治筋痹也。”指治疗筋肉挛急痹痛一类病症的针刺方法。其法将针直刺在拘急筋肉之傍侧,并或前或后提插运针,以舒通经络,恢复拘急。
病名。见《疡疮经验全书》卷一。又名单鹅风、单蛾。为乳蛾之发于一侧者。详乳蛾、单蛾条。
【介绍】:见卢和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