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衈(ěr 尔)

衈(ěr 尔)

病证名。衈者,“耳血也”(《玉篇》)。《红炉点雪》卷一:“耳出血曰衈。”系指耳中出血。由少阴亏损,虚火上炎致者,耳中血出淡红,不疼不肿,或兼见手足心热,唇红颧赤脉象细数等。治宜养阴、清热、止血。可选用知柏地黄汤加减。或由厥阴肝红实火上冲致者。耳中血出多鲜红,肿痛并作,口苦溲黄,脉来弦大有力。治宜平肝、泻火凉血,止血。可选用龙胆泻肝汤犀角地黄汤等加减。外伤亦可致耳中出血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消毒定痛散

    《医宗金鉴·正骨心法要旨》卷八十八方。炒无名异、炒木耳、大黄各五钱。为细末,蜜水调涂患处。治跌打损伤,肿硬疼痛。

  • 倪涵初治疟第二方

    《杂病源流犀烛·六淫门》卷十五引倪涵初方。生首乌三钱,陈皮、柴胡、茯苓、黄芩各八分,威灵仙、白术、当归各一钱,知母、鳖甲各二钱,炙甘草三分。为粗末,加生姜三片,井、河水各半煎,并加无灰酒再煎一滚,空腹

  • 坚疝

    病名。《圣济总录》卷九十四:“腹中气满,心下尽痛,气积如臂者,名坚疝。”即癥疝。见该条。

  • 阴火怔忡

    怔忡之一。见《不居集》上集卷二十二。《证治汇补》卷五:“有阴火上冲,头晕目花,耳鸣齿落,或腹中作声,怔忡不已者,宜滋阴抑火,加养心之剂。久服不愈,为无根失守之火,脉必空豁,宜温补方愈。”参见怔忡、虚损

  • 戴同父

    【介绍】:见戴启宗条。

  • 薏苡仁酒法

    《类证活人书》卷十八方。薏苡仁、牛膝各二两,海桐皮、五加皮、炒枳壳、独活、防风、杜仲(姜汁炙)各一两,白术半两,干地黄二两半。为粗末,入绢袋内,用好酒五升浸,春、夏、秋、冬各十四天,夏月分作数剂,分别

  • 目胎赤

    病证名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八:“人初生洗目不净,令秽汁浸渍于眦,使睑赤烂至大不瘥,故云胎赤。”属胎风赤烂,详该条。

  • 体气

    ①病名。为局部汗液带有特异臭味的一种病证。见《外科正宗》卷四。又名体臭。多由湿热内郁或遗传所致。本病多发于腋下,其它如乳晕、脐窝、外阴、肛周等处亦可发生。患处皮肤分泌带有异臭的汗液,夏季较重。治疗:用

  • 羊痫疯

    痫的俗称。详该条。

  • 战胎

    见曾鼎《妇科指归》。指孕妇临近分娩时转胎引起的腹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