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虚里动气

虚里动气

虚里相当于心尖搏动的部位。古人认为“虚里与寸口相应”,故诊虚里动气与寸口切脉同义。王孟英认为“小儿脉候难凭,惟揣虚里穴,确有可据。”《柳州医话》:“凡治小儿不论诸证,宜先揣虚里穴,若跳动甚者不可攻伐,以其先天不足也。”虚里动气的不及与太过,可以辨别病机的变化。如其动微而不见,为不及,属宗气内虚;若动而应衣,为太过,属宗气外泄。按之应手动而不紧,缓而不急者,为宗气积膻中的正常现象。《诊病奇侅》:“虚里动气有三候,浅按便得,深按却不得者,气虚之候。轻按洪大,重按虚细者,血虚之候。有形而动者,积聚之候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诊宗三昧

    脉学著作。全称《石顽老人诊宗三昧》。1卷,共十二篇。清·张璐者,张登编纂。书成于1689年。1~2篇阐明宗旨,并批判前人的某些脉学著作,提出“入门宗派不慎,未免流入异端”,并谓“吾当以三昧水涤除尘见”

  • 停耳

    病名。又名聤耳。见《脉因证治》卷下。①系指耳内肿起,色赤疼痛,流脓或耳内生物如赤肉。《医林绳墨》卷七:“又有停耳者,耳内有生赤肉,或有脓肿是也,此有气郁生痰,内火攻冲,肿似赤肉,或兼脓汁溃烂,谓之停耳

  • 目裹

    出《素问·平人气象论》。即眼睑。详胞睑条。

  • 一炷香

    见《南宁市药物志》。为毛大丁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牙肿

    证名。即牙龈肿。治法:属风邪入侵者,宜疏风消肿,可选用荆防败毒散加减。属血虚者,宜补血养血,可选用四物汤、归脾汤、炙甘草汤等加减。属肾阴虚亏,虚火上炎者,宜滋阴降火。可选用知柏地黄汤、大补阴丸等。

  • 脑发

    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四。指发于头巅顶部的痈,由热毒上壅,凝聚而发。证治见外痈条。

  • 杨氏提纲

    见杨氏提纲医方纂要条。

  • 脉诀乳海

    脉学著作。6卷。清·王邦傅纂注,叶子雨参订。刊于1891年。王氏据高阳生《脉诀》予以注释发挥,颇多独到的见解。但书内如营卫循行等内容,杂以玄虚的解释,是其不足之处。现有《珍本医书集成》本。

  • 小九股牛

    见《云南中草药选》。为狗筋蔓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呕清水

    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又称吐清水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