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症因脉治》卷四方。木通、枳壳。水煎服。治泄泻不止,水谷不分,小便全无,小肠气滞者。
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臭茉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解剖名。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《中医眼科学》。泛指今之脉络膜、视网膜。
《素问》篇名。本篇主要讨论鼓胀,血枯、伏梁、热中、消中、厥逆等疾病的成因、症状和治法。古人认为这些疾病都发生在腹中,故以“腹中”名篇。
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即狗舌草,详该条。
见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。为露兜竻蔃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吴普本草》。为白及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运气按摩。见该条。
足部踝骨以下各骨的统称。包括跗骨、跖骨、趾骨。详各条。
证名。多由火毒炽盛,疫毒薰灼肺经,致鼻孔干燥,黑如煤。治宜解毒、泻火。可选用清瘟败毒饮加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