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纹深红紫暗,主热邪郁滞(见《四诊抉微》)。
病证名。①指水肿以气滞为主者。《丹溪心法·水肿》:“气肿者,皮厚,四肢瘦削,腹胁胀膨。”多因气滞湿郁水凝所致。治宜理气化湿,消肿除满,用橘皮煎丸、加味枳术汤、控涎丹、推车丸、增损流气饮等方。参见水肿条
指经久不愈的咳嗽。出《素问·咳论》。又称久咳嗽、久嗽。多因外邪留恋,脏腑内伤,气虚血亏,七情郁结等所致。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四十六:“久咳嗽者,由肺虚极故也。肺气既虚,为风寒所搏,连滞岁月而嗽也。此皆阴阳
人体部位名。相当于解剖学的回肠和结肠上段。《灵枢·肠胃》:“回肠当脐左环,回周叶积而下,回运环反十六曲,大四寸,径一寸寸之少半,长二丈一尺。”
三阴头痛之一。《兰室秘藏·头痛门》:“少阴经头痛,三阴三阳经不流行而足寒,气逆为寒厥,其脉沉细,麻黄、附子、细辛为主。”《症因脉治·头痛论》:“心疼烦闷,头痛,痛连胲骨,少阴症也。”参见头痛,三阴头痛
出《新修本草》。为槐枝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罗周彦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肝病源流》。多由跌扑损伤,污血凝滞胁肋所致。临床多见胁痛昼轻夜重,或肋下有块,午后发热,或兼见喘逆,疼痛部位固定,脉多涩。治宜活血行气,化瘀通络。如复元活血汤、膈下逐瘀汤等方
【介绍】:见陈司成条。
即艾卷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