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《银海精微》:“翳膜下生向上,谓之逆翳。”详逆顺生翳条。
见《现代实用中药》。为卷柏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幼科释谜》。临床表现眼目赤肿,头顶肿痛,心膈烦躁,口疮,二便秘涩。宜三黄丸,清泻积热。
见产育保庆集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脱力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为金樱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由承浆以下至下颔骨下缘的部位。俗称下巴或下巴颏。
指少阴君火。亦即极盛之火。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二之气,大火正,……其病温厉大行,远近咸若。”
见《卫生家宝产科备要》。又称稳婆。古代对接生员的称呼。
①心之下、膈之上的部位。病位深隐难治,病情危重的患者,称为病入膏肓。一说膏肓指膈中之病(见《肘后备急方》)。②经穴名。即膏肓俞。属足太阳经。位于背部,当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。详膏肓俞条③十二经原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