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见《肘后方》卷七。伤处红肿疼痛,出血甚至染毒成脓。治宜先清洗创面,用益母草切细醋炒研细涂疮口。或马齿苋捣烂外敷并煎汤内服。
出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三十。即疮疡内托法,见该条。
见金匮要略五十家注条。
病名。出《咽喉脉证通论》指因郁怒所生之咽喉痈肿。《秘传喉科十八证》:“此症因恼怒伤肝,肝血不和,以致肺气壅塞,火炽上升,发于喉间。其状帝丁之上,红肿作痛,或有连及两边者,寒热大作。”治宜宣肺泻热,疏肝
【介绍】:见吴正伦条。
又名卵。即睾丸。《灵枢·邪气藏府病形》:“小肠病者,小腹痛,腰脊控睾而痛。”
证名。指呕吐因胆热郁结所致者。清·罗应章《经验医库·胆热呕吐症》:“足少阴胆经,气怒郁结生火,热多寒少,胸胁胀痛,呕吐腹痛,寒热往来,郁结在三焦,有升无降,口渴咽干,一饮即吐,脉弦数有力。”治宜加减大
病证名。月经过多证型之一。多因经期不慎,过度劳伤,冲任受损所致。症见月经过多,并持续时间较长,血色暗,面色萎黄,体倦乏力,或有腰腹酸坠等。治宜固冲止血。方用安冲汤、云南白药等。
病证名。①指因饮食水谷误入气管致肌肉痉挛而引起。例如呛逆、呛食……等。②称受有害气体刺激致气逆而咳嗽者为呛。
病名。因误食过量生半夏而出现中毒症状者。见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二十四。症见口舌作麻,咽痒热灼疼痛,甚则呼吸急促、饮食困难,严重者可致死亡。治疗初宜洗胃,继服醋加姜汁、浓茶、蛋清等,严重者宜中西医结合抢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