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代医官职称。隶属于翰林医官院,系一般下级医官职务,官阶从八品。参见翰林医官院条。
药物学著作。42卷。明太医院刘文泰等集体编撰于1505年。本书是明代官修的一部本草著作。当时没有刊行。1700年清太医院王道纯等又补撰续集10卷。本书主要是在《证类本草》一书基础上改编修补而成。共收药
见《浙江中药手册》。为腹水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。为豨莶之别名,详该条。
反治法之一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指用通利的方法治疗通证。通泄的病证,一般应采用固涩的治法。但对某些现象是“通”,而本质是瘀热或积滞的病证,则不但不能温补固涩,反而要通利,故称。如湿热引起的小便频数
出《卫生杂兴》。为八角茴香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穴名。代号KI26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作或中,《医学入门》作域中。属足少阴肾经。位于第一肋间隙,距胸正中线2寸处。布有第一肋间神经前皮支及锁骨上神经前支、深层为第一肋间神经;并有第一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鹿角胶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跗阳条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蓝布正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