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胎教

胎教

古人对孕期提出的有关摄养、起居等注意事项,以达到保证孕妇身体健康,预防胎儿发育不良,及防止坠胎小产难产等目的。如胎前节养六条:①除烦恼;②禁房劳;③戒生冷;④慎寒温;⑤服药饵;⑥宜静养。有关胎教的学说,古人还认为胎儿在母体中能够受孕妇的情绪和言行所感化,所以孕妇的言动必须谨守礼仪,心情保持恬静舒畅,给胎儿以良好的影响。《大戴礼记·保傅》:“古者胎教,王后腹之七月,而就宴室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骆龙吉

    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。生平不详。著《内经拾遗方论》8卷。对于研究古代医学方药有一定参考价值。

  • 土蚕

    见《安徽药材》。为蛴螬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提云草

    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老鼠耳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怫郁

    郁结不舒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设面色缘缘正赤者,阳气怫郁在表,当解之,薰之。”

  • 寒则留之

    针灸治疗法则。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属于寒证,如寒邪束表,寒滞经络,脾胃虚寒等症,针刺时宜多留针,或温针治疗。

  • 白棘

    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棘针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生草药性备要

    药物学著作。2卷。清·何谏撰。刊于1711年。本书收载我国东南方各省的草药308种,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地方草药不见于一般本草著作。每药分别记述药名、别名、产地、性味和主治等内容。书末附杂症验方8首。为记

  • 落草

    见《外台秘要》卷三十三。指婴儿娩出。

  • 郑禹东

    【介绍】:见郑宏绩条。

  • 哑科

    儿科的别称。古人认为婴幼儿语言不能通,病情不易测,言其小儿疾病诊断的困难,故名。《幼科释迷》即使能言,亦可以“不饥为饥,不渴为渴,不痒为痒,不疼为疼”以假乱真。因此,医生必须详察,才能得到正确的诊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