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南京药学院《中草药学》。为千金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消遥散作蜜丸或水丸。治证同。见逍遥散条。
见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》。即蛇缠虎带。详该条。
证名。见《诸病源候论》。指发热热势壮盛,属于高热的范围。
病证名。清·黄庭镜《目经大成》卷二:“此症睛珠自然欹侧,而顋唇亦歪在一边……亦曰唇睑相邀。”详风牵斜条。
即凫骨。详该条。
见清·汪连仕《采药书》。为六轴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张文仲条。
宋代医官职称。隶属翰林医官院,始置于政和年间,官阶正七品,系以原军器库使之官职改任者。参见翰林医官院条。
书名。4卷。清·秦之桢撰。刊于1714年。秦氏以《伤寒论》中一些使读者难以明白处,得此书可以尽白,故以“大白”为书名。作者指出治疗伤寒热病当分表邪、里邪、兼有表里邪三种情况。书中以长沙地区作为南北的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