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见《中药志》。为白芥子之别名。②出《孙天仁集效方》。即芥子。各详该条。
《证治准绳·类方》第七册方。羌活、升麻、防风、麻黄各五分,黄连、当归、酒黄柏、连翘各三分,藁本、酒黄芩、生地黄、炒苍术、川芎、柴胡各二分,细辛、白术、生黄芩、陈皮、生甘草、苏木、葛根各一分,吴茱萸、红
气功功法。见胎息条。
病名。见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指生于大腿后面的痈。证治见外痈条。
元代医官职称。系太医官职中之一种,官阶正五品。
见《药材学》。为芡实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①忧膈、恚膈、气膈、寒膈、热膈的总称。见《肘后备急方》卷四。又称五鬲气。详各条。②忧膈、气膈、食膈、寒膈、饮膈的总称。见《外台秘要》卷八。详各条。③忧膈、思膈、怒膈、恐膈、喜膈的总称。见《三因
【介绍】:见王琦条。
又名肉腠、分、分理。肌肉的纹理。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肌腠疮疡。”
【介绍】:传说中唐尧时期药学家,常在深山采药,有时也给人治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