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生卒】:1079~1154年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字知可。真州白沙(今江苏仪征)人。幼年家贫,父母相继病死,成年后精心钻研医学,遇有病者求诊,不问贫富均细心治疗,救活了无数患者。绍兴二年(1132)科
【介绍】:参见盛寅条。
见《校注妇人良方》卷二十。即理中汤第一方,见理中汤条。
经穴名。代号GB32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《医学纲目》作中犊。属足少阳胆经。位于大腿外侧,腘横纹上5寸,当股外侧肌与股二头肌之间;或于风市穴直下2寸取穴。布有股外侧皮神经,股神经肌支和旋股外侧动、静脉肌
病名。①出《刘涓子鬼遗方》卷一。又名中发疽、壅肾疮、脐上疽。指生于脐上二寸的腹皮痈,由心火积盛,流入肾经所致。其证高肿焮痛,速溃脓者为顺,宜疮科流气饮,仙方活命饮治之;脓稀七恶证见者为逆,宜补托之法。
病名。《外科十三方考》下编:“此漏生于肛门外,隔一寸穿一孔,左右相对……若受辛劳则漏孔出脓。”宜挂线疗法或手术治疗。内服中九丸、金蚣丸。以解毒膏收功。相当于复杂性肛漏。
病证名。见《丹溪心法·喘》。指因正气虚衰所致的气喘。多由年老体弱,喘病久延,或大病后真元耗损,肺脾气虚,肾气不纳,或久服攻伐之药,损伤真气而成。《景岳全书·喘促》:“虚喘者,气短而不续,……慌张气怯,
【介绍】:即司马承桢。见该条。
书名。又名《金匮要略方论今释》、《订正金匮今释》。8卷。陆渊雷撰于1934年。陆氏综合前人注疏,参考日人学说,对《金匮要略》原文予以分析归纳和诠注,并对某些条文的释义试图融会中西医学说。但在联系现代西
小儿推拿方法。即合阴阳。见《陶朱公致富全书·卫生至要》。详和阴阳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