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十三蒸之一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骨蒸候》。详二十三蒸条。
《慎柔五书》卷四方。乌鸡卵(去黄)五枚,吴茱萸三升,黄蜡三两,干漆四两,粳米粉半升。同入锅内,火炼至稠为丸,小豆大,每服一百二十丸,隔宿不食,清晨米饮送下。治肝劳热,令人畏恐不安,眼中赤壅者。
【介绍】:东汉医生。据史料记载,常以道术治病,似为巫医。
即远道选穴法,见该条。
①六郁之一,一称火郁。因情志不舒,肝气郁结而化热。主症有头痛、口干苦、情绪急躁、胸闷胁胀、嘈杂吞酸、大便秘结、小便短赤,或目赤耳鸣,舌红苔黄,脉弦数等。②亦作热遏。指热邪阻遏于内不能透泄。主要表现为心
经络俞穴。出《素问·气穴论》。指五脏的井、荥、俞、经、合五输穴,共二十五穴,左右合计为五十穴。
见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透骨香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唐秉钧条。
眼的部位。见《医学纲目》卷十三。即眼弦。详该条。
即《针灸甲乙经》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