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肾合膀胱

肾合膀胱

脏腑相合之一。肾与膀胱通过经脉的联系及生理功能的相互配合而互为表里。膀胱是水液归注之腑,主排小便,属阳;肾为水脏,主津液开窍二阴,属阴。膀胱的排尿,要靠肾气气化开合作用。肾阳虚气化无权,即影响膀胱气化,出现小便不利癃闭、尿频尿多、小便失禁等症状,体现两者相合的关系。《灵枢·本输》:“肾合膀胱,膀胱者津液之府也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胎病脏寒

    病证名。出《普济方》卷三百五十九。指初生婴儿生后腹壁青脉暴露,时膨时减,按之虚软,呃呃作声,日夜不禁的证候。古人认为是由于儿在胎中,妊母恣食生冷过度,有时肠鸣,腹泻,儿受其气,因引起内脏虚寒而成。治宜

  • 三炁(qi 气)降龙丹

    《白喉条辨》方。西洋参、生石膏、海浮石、生牡蛎、阿胶(或燕窝)、白芍药、生地黄、龟板、珍珠母、麦门冬、犀角。为末和丸,旋覆花、竹茹煎汤代水送服,服时冲入竹沥、鲜莱菔汁。治太阴燥火炽盛,白喉初起,咽燥无

  • 黑中无苔枯瘦舌

    舌体枯瘦,中色黑无苔。多因伤寒发汗太过,津枯血燥所致,可用炙甘草汤加减滋养阴血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
  • 有护场

    证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二。即护场。见该条。

  • 星术丸

    《杂病源流犀烛·六淫门》卷十四方。白术一两,天南星、青皮、陈皮各三钱。为末,煮糊为丸。治茶积,面黄,胸膈或空或胀。

  • 本草纲目万方类编

    书名。又名《万方类编》。32卷。清·曹绳彦辑。刊于1800年。辑者以《本草万方针线》对《本草纲目》中附方的分类及次序为基础,逐条将原文抄录汇编而成。共分107门,11713方。本书将《本草纲目》所附单

  • 嗞啀(zi ya 兹牙)

    小儿烦躁的表现。《婴童百问》:“嗞啀者,心经有风邪,精神恍惚,心躁生风,热多不安,烦久则惊,风多不定,躁久而搐。”治宜清热镇惊,用七物黄连汤;风热重者,用至宝丹。

  • 乌鸡丸

    ①《寿世保元》卷七方。海金沙、侧柏叶《盐水炒)各四两,厚朴(姜炒)、当归(酒洗)各三两,白术、川芎、白芍药(酒炒)、熟地黄各二两,羌活、防风各一两半,炒香附、人参、砂仁各一两,甘草三钱。为末,用白毛乌

  • 肺极

    病名。《奇效良方·痨瘵门》:“肺极,则寒痹腰痛,心下坚,有积聚,小便不利,手足不仁。”治以天门冬大煎。参见六极条。

  • 小儿则古方

    见小儿则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