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泉州本草》。为鹿角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风寒郁于肌表,壅于肺脏所致的气喘。《症因脉治·喘症论》:“风寒喘逆之症:头痛身痛,身发寒热,无汗恶寒,喘咳痰鸣,气盛息粗。”脉浮缓为风,浮紧为寒,六脉俱浮,表有风寒,六脉沉数,寒郁为热。治疗
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四。即带下三十六疾。详该条。
见《闽东本草》。为胡枝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形,形身;骸,骸骨;统指身体躯壳而言。《灵枢·天年》:“百岁,五脏皆虚,神气皆去,形骸独居而终矣。”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蜣螂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指自觉全身肢体麻木不适感。多由气血不充,卫气不行,或痰湿,或气郁血瘀所致。《兰室秘藏》卷二:“浑身麻木不仁,或头面手足肘背,或腿脚麻木不仁。”可用神效黄芪汤等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麻木源流》:“有浑
病症名。①《幼科发挥》:“儿有多食而易饥者,此脾胃之邪热甚也。”治宜泻脾胃之火。用三黄枳实丸。②消渴症候之一。详消渴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强间,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苏澄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