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肠痔

肠痔

病名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四:“肛边肿核痛发寒热而血出者,肠痔也。”即肛门周围脓肿而伴有恶寒发热者。参见肛门痈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尾闾发

    病名。出《疡科心得集》卷中。即鹳口疽。见该条。

  • 热结

    指热邪聚结而出现的病理现象。如热结于胃肠,则出现腹痛、大便燥结、甚则潮热谵语、脉沉实等症。若热邪搏结血分,则出现蓄血证。《温病条辨》:“热结旁流,非气之不通,不用枳朴,独取芒硝入阴以解热结。”《伤寒论

  • 肌腱。附于骨节的叫筋,包于肌腱外的叫筋膜。筋性坚韧刚劲,对骨节肌肉等运动器官有约束和保护的功能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筋为刚。”筋和筋膜的功能是由肝所主,并由肝血濡养。《素问·痿论》:“肝主身之筋膜。”肝

  • 囟门

    ①小儿前囟处可触知的软组织。囟门下陷或隆起,有助于判断颅内压的高低。《医宗金鉴·正骨心法要旨》:“婴儿顶骨未合,软而跳动之处,名曰囟门。”参见囟条。②即囟骨。详该条。

  • 饥不能食

    指知饥而不能食的证候,多因邪结胸膈而致。《伤寒论·辨厥阴病脉证并治》:“病人手足厥冷,脉乍紧者,邪结在胸中,心下满而烦,饥不能食者,病在胸中,当须吐之,宜用瓜蒂散。”亦有因脾胃津竭而致者,《医碥》卷二

  • 崔真人脉诀

    见脉诀条。

  • 根脚喉风

    病名。即脚根喉风。详该条。

  • 烦满

    证名。见《素问·热论》。指心烦而胸中闷满。多由邪热内盛,或痰瘀阻滞,或留饮、瘀血内停所致。可见于多种病证,如伤寒、肺痹、癫狂。

  • 陶氏伤寒全书

    见伤寒六书条。

  • 干燥。《灵枢·寒热病》:“皮寒热者,不可附席,毛发焦,鼻槁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