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①泛指由虫毒结聚,络脉瘀塞引起胀满、积块的疾患。《赤水玄珠·虫蛊》:“蛊以三虫为首。……彼蛊证者,中实有物,积聚已久,湿热生虫。”《证治汇补》卷六:“胀满既久,气血结聚不能释散,俗名曰蛊。”参见
书名。8卷。清·肖赓六撰。刊于1684年。本书汇辑历代有关妇科著作中的理论和证治,依类选编,共分月经、嗣育、胎产、产后、崩带、带下和杂证七门,列病证163种,引录各家论述700余条,并附加按语,予以补
肾气通行的道路。《素问·水热穴论》:“伏菟上各二行行五者,此肾之街也。”
眼科病证。见梁翰芬《眼科学讲义》。即色似胭脂证。详该条。
灸用器具。出《外科图说》。是一种雕有不同大小艾炷形状的木模板,用以制作艾炷。
病名。指鼻涕脓臭者。《普济方》卷五十七:“脑泻臭秽。”属鼻渊类。参见鼻渊条。
药物学著作。4卷。清·黄钰撰。刊于1869年。作者因陈修园《本草经读》一书所辑《本经》的原文词旨简奥,语句参差,难于诵记,乃据此编成对偶谐韵的联句,删去原注,以供初学之用。
刺法术语。《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》:“合担用法担,合截用法截。”担,指取用两穴(或双穴);截指取用一穴(或单穴)。或指提按手法,《针灸问对》:“右手提引谓之担,左手推案谓之截。担则气来,截则气去。”
见《校注妇人良方》卷十二。即芎汤第一方,见芎汤条。
①病名。指伤寒少阳病而见头痛者。见《兰室秘藏·头痛门》:“少阳经头痛,脉弦细,往来寒热,柴胡为主。”②证名。指头痛而在少阳经脉循行部位者。《冷庐医话·头痛》:“属少阳者,上至两角,痛在头角。”参见头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