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国医百家条。
见瞻甫《慈航普渡》。即子啼。详该条。
类中风病证之一。喜则气缓。因暴喜伤阳,心神涣散,而引起的类中风证。
即手第二指。又称次大指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大肠手阳明之脉,起于大指次指之端。”
又称牙槽,牙齿根部着床于其中,故称。包括牙周膜、牙龈、牙槽骨等组织。有上下牙床之分。具有固定牙齿的作用。阳明胃与大肠经循行于此。《医学入门》:“以牙床属胃,牙齿属肾。”即牙车。详该条。
见珍珠囊药性赋条。
气功功法。见胎息条。
证名。见《丹溪心法·咳逆》。即呃逆,详该条。
书名。10卷。清·李延昰辑撰于1664年。作者鉴于当时广为流传的高阳生《脉诀》之言辞鄙俚,谬误颇多。遂汇集古今有关脉学论著,结合其叔父李中梓所传的脉学予以辨驳订正。卷1所述,多属作者研究脉学之心得。认
病证名,双眼内斜视之俗称。属目偏视,又名通睛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