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妇科治疗月经病的一种法则。见《妇人良方大全》卷一。如先病而后经不调者,当先治病,病愈则经自调;若因经不调而后生病者,必先调经,经调则病自愈。
病证名。又名飞尘眯目、飞尘入眼、飞丝尘垢入目、尘沙迷目。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六:“尘埃入目,粘睛不脱,或被飞丝所侵,或被沙石所苦,疼痛隐涩,揩擦不开。”类今之外眼表浅异物,治宜及时冲冼。参见物偶入睛证条
病名。见《疡科准绳》卷三。为颈项部瘰疬重迭相生,堆垒簇聚,症状严重者。服小犀角丸或粉金散治之。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脏腑门》卷六。即真珠丸,见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肘后备急方》卷七。咬伤后可引致蜈蚣中毒。详该条。
见《贵州草药》。为甘露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冲阳,见该条。
古病名。即湿脚气。见《医门补要》卷中。详湿脚气条。
病名。出《素问·五脏生成篇》。古代与咳同义。后世以有痰无声或声不甚响者为嗽。《宣明论方》卷九:“夫嗽者,五脏皆有嗽,皆因内伤脾胃,外感风邪,皮毛属肺,风寒随玄府而入,腠理开张,内外相合。”《奇效良方》
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八。指经漏下血夹有白色液体。参见崩漏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