补法之一。又称补益气血、气血双补。治疗气血两虚证的方法。常用于脾胃亏损,肌肉消瘦,失血伤精,或胎产崩漏,月经不调而见气血两虚者,方用八珍汤等。
病名。见《肘后备急方》卷六。诸骨(鸡、鱼、猪等骨)因饮食不慎而鲠于咽喉,或误入食道或气道。症见咽喉刺痛不已,吞咽困难,甚或唾液和食物中混有鲜血呕出;若疼痛加剧、发热恶寒者,则系合并感染。若异物误入气道
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。为决明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女科备要》。即经水不止,身发肿满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南北朝时期医生。渤海(今河北省境内)人,余未详。
见《分类草药性》。为碧桃干之别名,详该条。
针刺感应的简称,见该条。
见《吉林中药手册》。为北豆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雾水葛之别名,详该条。
医论著作。旧题南齐·褚澄编。本书系唐朝人从褚氏槨中发现石刻整理而成。宋嘉泰年间刊行流传。全书共分为受形、本气、平脉、精血、津润、分体、余疾、审微、辨书、问子10篇。内容简短,说理多据《内经》加以阐述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