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清医家。又名江。字岷源,晚号抱元子。秀水(今浙江嘉兴)人。精医学,曾官于太医院,因母病辞归,乾隆年间(1736~1795)有医名,善治疑难怪症。尝搜集历代医书及笔记所载奇证、怪症等治案400
【介绍】:宋代人。生平不详。撰《蔬食谱》、《中朝食谱》。
【生卒】:?~1181【介绍】:宋代医官。开封人。曾任昭庆军承宣使,力主投降卖国,后被罢官贬往福州。他的学生张孝直等校订本草,1159年(绍兴二十九年)编成《绍兴校定经史证类备急本草》22卷,他以“详
骨名,即骶骨。《伤科汇纂》卷二:“男女腰间,各有一骨,大如掌,有八孔,……即方骨也,”“……方骨一节,在尾蛆骨之上。”
①读zàng。①义同脏。出《灵枢·本脏》等。泛指人体内的脏器。②地名。指我国西藏自治区。如藏麻黄,即指西藏所产的麻黄。②读cáng。贮藏、受纳之义。《素问·五藏别论》:“五味入口,藏于胃以养五藏(同脏
指手太阳小肠经经气异常而致的病证。《灵枢·经脉篇》:“小肠手太阳之脉,……是动则病嗌痛,颌肿,不可以顾,肩似拔,膈似折。是主液所生病者,耳聋,目黄,颊肿,颈、颌、肩、臑、肘、臂外后廉痛。为此诸病,盛则
指肾病因邪气盛实所出现的证候。多由寒热偏胜,水湿壅闭等所致。《脉经》卷二:“肾实也,苦恍惚,健忘,目视,耳聋,怅怅,善鸣。”又:“肾实,……病苦膀胱胀闭,少腹与腰脊相引痛。”《圣济总录》卷五十一:“肾
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方。炒白术、玄参、白芍药各9克,山药30克,鸡内金、桃仁、甘草各6克,龙眼肉18克,山茱萸、枸杞子各12克,红花4.5克。水煎服。治血枯经闭,饮食减少,灼热咳嗽。若灼热不退,加生地黄
病证名。见《东医宝鉴·喘证》。①指喘证久延不愈者。多表现为正气虚衰,痰饮壅阻的证候。《丹溪心法·喘》:“凡久喘之证,未发,宜扶正气为主;已发,用攻邪为主。”②指久病气短不能接续,似喘非喘者。《医学入门
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即手厥阴络脉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