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清代医生。字含徵。安徽歙县人。撰有《医津一筏》一卷,主要为对《内经》的注疏。
出《妇人良方大全》卷。即月经。详该条。
见红炉点雪条。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二十一。即桃仁红花汤,见该条。
骨名。又名心蔽骨、鸠尾骨。详鸠尾骨条。
古病名。泛指脚气以外的其他脚膝软弱之症。《中藏经·论脚弱状候不同》:“谓人之喜怒忧思,寒热邪毒之气,自内而注入于脚……其状类诸风、历节、偏枯、痈肿之证,但入于脚膝,则谓之气脚也。”因与脚气之病邪从外而
证名。筋惕肉瞤的别称。见《伤寒论大全》卷二。详筋惕肉瞤条。
推拿穴位。出《小儿推拿广意》。位于大指甲后一韭叶处。掐之,止吐血。
指寒之在气分者,多与素体脾胃阳虚有关。宜桂枝加附子汤,或桂枝加芍药人参新加汤之类。
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为红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