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见董炳条。
在颊部的后方,耳根前方的部分。《灵枢·五色》:“蕃者,颊侧也。”
出《证治准绳·痘疮》。即贯脓。详该条。
《疫痧草》方。大黄、黄连、犀角、石膏、知母、玄参、生地黄、青黛。水煎服。治烂喉痧,痧点虽透而喉烂极盛,目赤便闭,神烦舌绛,脉象弦数,疫火盛者。
指古时用铜质制成的凹面镜,用以聚集日光,点燃艾炷施灸。《本草纲目》:“阳燧,火镜也。以铜铸成,其面凹,摩热向日,以艾承之,则得火。”
即下法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指缠喉风之发于双侧者。症状多重。详缠喉风条。
出《本草拾遗》。为小巢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白花丹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》。为野木瓜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