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阴郄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人。撰有《尊生要诀》1卷。
病证名。即玉粒分经,见该条。
病名。清·佚名《眼科捷径》:“此眼初患之时,因肝脏壅热,肝受毒风,时常发歇不定,致令乌珠生翳如葱白,浓淡如水霞之状。”即冰瑕翳深外障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医宗金鉴·幼科杂病心法要诀》。癎证痰多者为痰癎。多由小儿素有热痰内伏,复受惊恐而引起。症见仆地昏倒,惊掣啼叫,痰涎塞满喉间,口吐痰沫。治宜祛痰清热。先用一捻金,后服滚痰丸。
即真阴耗损。可由于:①阳气偏亢,内灼阴液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阳胜则阴病。”②伤津的进一步发展。如温热病后期肝肾的真阴受伤,病人出现低热、手足心灼热、神倦、消瘦、口干舌燥,或见咽痛、耳聋、颧红,
解剖名。见《疡医大全》卷十一。即下睑。详该条。
见《江苏南部种子植物手册》。为石香薷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周礼》。瘙痒疥疮一类疾病的总称。
见《卫生家宝产科备要》。即胞衣不下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