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神圣膏药

神圣膏药

卫生宝鉴》卷十三方。当归藁本各半两,乳香、没药各二钱,黄丹黄蜡各二两,琥珀白芨各二钱半,胆矾粉霜各一钱,白胶香三两,清油一斤,木鳖子(去皮)五十个,巴豆(去皮)十五个,槐枝柳枝各一百二十条。先将槐枝、柳枝下油内熬焦,取出不用,后下余药,熬至药焦,亦取出不用,将油澄清,下黄丹再熬成膏,用绯帛摊贴患处。治恶疮

猜你喜欢

  • 鲍鱼壳

    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石决明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疫喉衄

    病名。患疫喉邪火炽盛,上冲肺经,迫血妄行为鼻衄。此为邪气外达,一般可望痧透神清,喉烂渐减。若衄甚不止者,治宜清火、凉血、止血。可选用犀角地黄汤合十灰散等加减。并予局部止血。

  • 旋覆梗

    见《苏州本产药材》。为金沸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乳医

    出《汉书》。①指接生员。俗称稳婆。古亦称看产。②指产科医生。

  • 牡荆实

    见《本草经集注》。即牡荆子,详该条。

  • 倒睫拳毛

    病证名。见《秘传眼科龙木论》。又名倒睫、拳毛倒睫、倒睫拳挛、拳毛倒插、拳毛倒睫。本证常并发于椒疮。《医宗金鉴·眼科心法要诀》:“倒睫拳毛之证,由皮松弦紧,故拳毛倒入。内刺睛珠,碜涩难开,眼胞赤烂,痒而

  • 足太阴络脉

    十五络脉之一。原称足太阴之别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足太阴之别,名曰公孙,去本节之后一寸,别走阳明,其别者,入络肠胃。”本络脉发生病变,实则腹痛;虚则膨胀。如脉气逆乱则上吐下泻。

  • 李柽

    【生卒】:十二世纪【介绍】:南宋医家。字与几。姑孰溪(今安徽当涂一带)人。为尚书左司郎,精于医术,将张仲景《伤寒论》加以整理,列方于前,类证于后,撰《伤寒要旨》一卷。另撰有《小儿保生方》3卷及《医家妙

  • 拐角七

    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野棉花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宜母果

    见《岭南杂记》。为柠檬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