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出《外科理例》卷一。即左右串。见该条。
恶寒战栗。《素问·风论》:“故使人佚栗而不能食。”
见《本草蒙筌》。即母丁香,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营实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中国医学入门丛书条。
①即津。详该条。②津,津液;气,阳气。如热伤津气,即津液与阳气两伤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即芸薹子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八十九。指小儿因脾经有风而致多涎的症状。由于风邪上逆,导致脾胃气机不和,以致涎液上壅,乳汁不下,甚则昏昏多睡。治宜调和脾胃,疏风豁痰。用防风散(防风、羚羊角、人参、枳壳、甘草
现代针灸术语。与刺激点比较而言。因其刺激部位是一个面而不是一个点,故称。如皮肤针、腕踝针、头针等常用这个名称。
【介绍】:见陈嘉谟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