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本草纲目》。即甜瓜茎,详该条。
经验方。见《新医药学杂志》1972.1。黄芪、丹参15~30克,当归、白芍药、郁金、党参、黄精、泽泻、生地黄、山药、山楂、神曲、茵陈各9~15克,秦艽6~9克,板蓝根9~12克,甘草6~12克。水煎服
见《贵州民间药物》。即刺三甲,详该条。
见清·汪双池《医林纂要·药性》。即丝瓜络,详该条。
颊车骨的别名。详该条。
见《卫生宝鉴》卷十三。即黄连消毒散,见该条。
见《广西中草药》。为岗梅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即滑胎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。多由痰毒邪火薰蒸肺系,结于咽喉所致。症见喉间肿痛色红,呼吸、吞咽不利,痰涎壅盛,气促烦热,如“马喘”之状,甚或肿连腮颊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:“马喉痹者,谓热毒之气,结于
会,指穴位。《灵枢·九针十二原》:“节之交,三百六十五会;……所言节者,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。”谓人体有365个穴位,是经络气血出入会合的地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