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痨瘵咳嗽

痨瘵咳嗽

病证名。指痨瘵病的咳嗽。见《不居集·痨瘵咳嗽》。《明医杂著·劳瘵》:“睡中盗汗,午后发热,哈哈咳嗽,倦怠无力,饮食少进,甚则痰涎带血,咯吐出血,或咳血吐血衄血身热,脉沉数,肌肉消瘦,此名痨瘵。”《寿世保元·劳瘵》:“夫阴虚火动,劳瘵之疾,由相火上乘肺金而成之也。……盖肾水一虚,则相火旺动,相火上炎,则克肺金,肺受火邪所克,所以为咳,为嗽,为热、为痰,为喘息、为盗汗,为吐血,为衄血,为便血尿血,为四肢倦怠,为五心烦热,为咽干声哑,为耳鸣眼花,为遗精便浊,为虫胀肿满,为一应难状之症。治者宜滋肾水、养心血,扶元气,健脾胃,以培其本,降相火,清湿热,化痰涎,润肺金,以治其标。宜以清离滋坎汤、补中益气汤、河车地黄汤太平丸瑞莲丸宁嗽膏白雪膏之类,宜对症选用。”《世医得效方·痨瘵》以劫劳散治心肾俱虚劳嗽阿胶丸治劳嗽并嗽血唾血。亦可用痨嗽方。参见咳嗽、痨瘵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真息

    气功术语。有二说:①在深度入静中自然出现的柔匀深长缓慢的呼吸状态。《庄子·大宗师》说:“古之真人,其寝不梦,其觉无忧;其食不甘,其息深深”,真人呼吸,就是这种状态。②指气功状态中所出现的特殊呼吸状态。

  • 藏气

    即脏气。详该条。

  • 麻骨风

    见《广西药用植物名录》。为买麻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舒筋活络丸

    见《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》(武汉方)。当归90克,木瓜、川芎、桂枝、桑寄生、秦艽、威灵仙、地龙、独活、赤芍药、川乌、骨碎补、防风、羌活、天麻、虎骨胶、五加皮、胆南星各60克,乳香、没药各45克,熟地黄1

  • 黑靥子

    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五。生于皮肤上的呈褐色或淡黑色上斑点,约针头乃至绿豆大,略高出皮面。多散发于面、颈或手背等处。治疗可外用风化石灰30克,石硷15克,共为细末,加水少许调成糊状,以签蘸药点靥子上,

  • 支膈

    证名。指胸膈有阻塞不适感。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《类经·十五别络病刺》:“手少阴之络名通里,在腕后一寸陷中,别走手太阳者也。此经入心下膈,故邪实则支膈,谓膈间若有所支而不畅也。”

  • 眼疽

    病名。见《青囊真秘》卷一。指胞睑疮疡之毒邪内陷,硬肿色暗,经久难愈者。参见目疡条。

  • 石疽

    ①病名。见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三。生于颈项、腰胯、腿股间或全身其他部位的核块。因质坚如石,故名。多因寒凝气滞所致。分上、中、下石疽。状如桃李,皮色不变,坚硬如石,渐渐增大,难消难溃,既溃难敛。类似肿瘤

  • 花乳石

    出《嘉祐补注神农本草》。即花蕊石,详该条。

  • 评热病论篇

    《素问》篇名。本篇是对热病的病理变化和预后吉凶的评议,故名。内容论述阴阳交、风厥、劳风、肾风等几种热病的成因、病理、治法、预后等。着重阐明邪正消长的变化规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