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为地牯牛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喉科秘诀》卷下。即大水风。详该条。
见《中药志》。为蜣螂之别名,详该条。
古刺法名。《灵枢·经筋》:“燔针劫刺,以知为数,以痛为输。”劫为快之意,指于痛处取穴,用火针速刺即出的刺法。
病名。因跌扑坠堕误行补涩所致。《证治汇补》卷五:“坠堕闭剉、气逆、气郁,误行补涩则瘀蓄于胃,心下胀满,食入即吐,名曰血逆;瘀蓄于脾,大腹膨胀,渐成鼓满,名曰血蛊。”参见血鼓、蛊条。
出《张氏医通》卷十。即胎不长。详该条。
方药书。林吕何著。载动物药570多种,方剂1090多首。处方主要选自古医书、古本草书、民间单验方。1985年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。
见世补斋医书条。
【介绍】:见朱鸿雪条。
鼻尖两旁之圆形隆起部。见鼻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