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出《普济方》卷三百五十九。指婴儿里热内结,大便不通,冲心腹胀,甚至脐突的证候。治宜通腑泻结之剂,如三黄丸(《小儿药证直诀》:黄连、大黄、黄芩)。
见《证治准绳·伤寒》帙三。即栀子仁汤,见该条。
见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。为磁石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心斋。新安人。摘录杨璇、陈良佐的《伤寒条辨》一书,编成《伤寒条辨摘要》。
见《广西药用植物名录》。为石上柏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指疔之一。出《中国外科学大纲》卷下。指疔生于手指螺纹处,又称螺纹疔。证治见指疔条。
即延寿丹第一方,见延寿丹条。
舌体肿胀而增大。即舌肿,参见该条。
元代医官职称。为中级官员,始设于1322年(至治二年),官阶从三品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四。发背的一种。因多脓头状似椒目,故名。即竟体发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