气虚下陷导致出血的病机。例如,脾胃虚弱,可致气虚下陷,不能统摄血液,出现血郁于下或血从下溢。临床多见于功能性子宫出血及某些便血患者。症见精神不振、肢体怠倦、出血量多或连续不断、面色苍白,舌淡苔少,脉虚
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铁苋之别名,详该条。
气功术语。即将气引运到身体一定部位。汉·董仲舒《春秋繁露》十六卷循天之道:“天气常下施于地,是故道者亦引气于足。”隋·巢元方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一。“养生方导引法“:“鼻引气入喉,须微微缓作,不可卒急强作
见禾髎条。
见《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》(天津南开医院)。柴胡、黄芩、半夏、枳壳、香附、郁金、延胡索、生大黄(后下)各9克,木香9~12克,白芍药15克。水煎服。功能舒肝理气,缓急止痛。治气滞型急性胆囊炎,右胁绞痛
病名。即下颌关节脱臼。出《伤科补要》卷二。详颊车蹉条。
病名。见《妇人良方大全》卷八。亦名交结出血、交感出血。指性交出血。多因肝火妄动不能藏血,脾虚不能摄血,或交媾损伤所致。治宜调补肝脾。方用补中益气汤或归脾汤加伏龙肝。应检查局部有无损伤及病变,可用中西医
又称散穴。《素问·诊要经终论》:“春刺散俞及与分理,血出而止。”张隐庵注:“散俞,络脉之俞穴也……盖春气生升于外,故当于散俞溪谷之间而浅刺之。”
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生平不详。著有《济世万全方》1卷,佚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即苦木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