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番沙

番沙

痧证之一。又名黑痧。《张氏医通》卷九:“近时有感恶毒异气,而骤发黑痧,俗名番沙。卒然昏倒腹痛,面色黑胀,不呼不叫,如不急治,两三时即毙。有微发寒热,腹痛麻瞀,呕恶神昏者,或濈濈汗出,或隐隐发斑,此毒邪焮发于表也;亦有发即泻利厥逆腹胀,无脉者,此毒邪内伏,不能外发也,所患最暴,多有不及见斑而殂者。经谓大气入于脏腑,虽不病而卒死是也。初觉先将纸捻点焠头额,即以荞麦焙燥,去壳,取末三钱,温汤调服。重者,少顷再服即安。”并宜理气、解表,清热解毒,如香苏散薄荷荆芥栀子豉汤加牛蒡、生甘草,热甚者,黄芩汤凉膈散三黄汤白虎汤等方均可选用。如毒甚面黑者,急取委中穴,刺出黑血,以泄毒邪。参见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何炳元

    【生卒】:1861~1927【介绍】:清末至民国时期医家。字廉臣,浙江绍兴人。曾任绍兴医学会会长,创办《绍兴医药月报》,自任副编辑。在学术上思想少保守,不墨守老师传授的方法,主张凡有利于发展中医学术的

  • 表解里未和

    外感病表证消失,里证未解。多因里有痰饮、食滞、瘀血或伤阴等而致。《伤寒论·太阳病篇》:“太阳中风,……其人汗出,发作有时,头痛,心下痞鞭满,引胁下痛,干呕,短气,汗出,不恶寒者,此表解里未和也。”

  • 殷深源

    【介绍】:见殷浩条。

  • 气由脏发

    气,指神气、精气。皆源于五脏。五脏精气的盛衰和病变,会反映到气色的变化(见《四诊抉微》)。

  • 膀胱主藏津液

    指膀胱有汇集三焦水液的功能。《素问·灵兰秘典论》:“膀胱者,州都之官,津液藏焉,气化则能出矣。”谓贮藏在膀胱的水液,经肾阳的气化,变成尿液排出体外。

  • 四叶莲

    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对叶四块瓦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肝气郁结

    即肝郁。详该条。

  • 灵龟八法

    又名灵龟飞腾、飞腾八法、奇经纳卦法。其法以奇经八脉的八穴为基础,配合八卦、九宫和天干、地支的变易,以推算人体气血盛衰情况来决定某日某时治病应取的穴位。一般取主穴和配穴各一个。此法从总体来看,认识到人体

  • 陈若虚

    【介绍】:见陈实功条。

  • 冷闭

    病名。指受寒所致咽喉生疮而失音。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七:“咽喉生疮、冷闭,声不出者,秘传降气汤去陈皮加黄芩煎。”仍于喉下咽管口灸三壮即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