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露宝鉴
参见《王室养生保健全书》。
参见《王室养生保健全书》。
古病名。《灵枢·邪气脏腑病形》:“微涩为不月,沉痔。”即痔下垂。参见内痔条。
病证名。又名肥积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不论(眼之)何部分生漏,但日间胀痛流水,其色黄赤,遇夜则稍可,非若他漏长流也,治当补正气,清金火。”宜益气清热,用人参漏芦散加减。
见《岭南草药志》。为白背叶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河北药材》。为秦艽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张琰条。
忿怒。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:“无恚嗔之心。”
针刺手法。又称三退一进。见《针灸大成》。指一次进针至深部,然后按深、中、浅次序分次退至皮下的针刺方法。操作时不论进退,每层均应根据需要作提插、捻转等手法。如需继续刺激,可以重复操作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理例》卷五。即有头疽生于背部者。证治见发背条。
《杂病源流犀烛·身形门》卷二十八方。秋石、茯苓、山药、阳起石、鹿角霜各等分。为末,酒糊为丸。治房室过度,精髓耗败,伤于肾元,以致阳萎者。
见《嘉祐补注神农本草》。即蚕蜕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