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瓠
出《诗经》。即瓠子,详该条。
出《诗经》。即瓠子,详该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节节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①(shí),通蚀。侵蚀、消耗、损伤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壮火食气。”②(sì),同饲。供给、依靠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精食气”,“形食味”。③饮食。《素问·病能论》:“食入于阴,长气于阳
见痘疹全书条。
【介绍】:晚清医家。字少逸。其父学医于程芝田,丰承家学,长于温病、时症。撰《时病论》,书中所载治法和成方多有实效,流传颇广。子大震、学生江诚、程子曦等,亦以医闻名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证治全书》卷三。即偏脑疽。见该条。
见《河南中药手册》。为百部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翁藻条。
少阴为二阴,阳明为二阳。《素问·阴阳类论》:“二阴二阳,病在肺,少阴脉沉,胜肺伤脾,外伤四肢。”王冰注:“二阴谓手少阴心之脉也,二阳亦胃脉也,心胃合病,邪上下并,故内伤脾,外伤肺也。”
①指膻中。见气海条。②膻中穴别名。见《类经图翼》。详膻中条。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角蒿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