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南宁市药物志》。为阳桃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。为薏苡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明代官吏兼本草学家。字正宇,华亭(今上海市松江)人。其父李尚袞曾中进士,他亦考中进士,曾任大理寺评事等官职,兼通医术,尤精于本草,于1593年编撰成《本草原始》一书(1612年刊行)。其特点
病名。即项部瘰疬破溃难敛者。《疡医大全》卷十八:“瘰疬……缠绕项下,先肿作脓,穿破难干,故名漏项。”
见良方集腋条。
见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。为节节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指麻疹温热偏重者。出元·滑伯仁《麻证新书》。麻疹原系一种外感天行、内蕴热毒的疾病,由于病情偏于温热,症见烦渴,壮热;甚或神昏,谵语。疹前期将出未出时,治宜辛凉透发,用银翘散加减;已出疹点红肿甚大
同身寸之一。以患者本人内、外眼角间宽度为1寸量取穴位,故名。《医学入门》:“头部横寸:以眼内眦角至外眦角为一寸。”
指引致痘疮(天花)之邪毒。中医认为痘疮系因内蕴之胎毒为外在的天行疠气所引动而发病,故称为“痘毒”。《医学正传》卷之八:“盖因胎毒藏于命门,遇岁火太过,热毒流行之年,则痘毒因之而发作矣。”
经外奇穴名。出《千金翼方》。位于背正中线,当第四、五胸椎棘突之间。主治胸膈中气,支气管炎,支气管哮喘,心脏病,肋间神经痛,神经衰弱等。艾炷灸3~7壮;或艾条灸5~10分钟。